尽管,在相关媒体报出“组建一家类似中铝的大型铜业集团正在酝酿之中”消息后,随即,该消息便被官方否认,但其中透露出来的铜企重组整合的急迫性,不容忽视。
作为山西省乃至华北最大的铜企业,外界也再次将目光聚集到山西省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中条山集团)———这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牌铜企。
8月6日,一位山西省有色金属业内人士表示,中条山集团的铜业,“在各方利益处理得体的前提下”,作为整合资源的一部分“被拿走不是不可以”,而这对于企业来说,也应该是一次发展机遇。
资源必须整合
已经下放地方的铜业,目前都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纳税大户,整合重组并非易事,各方利益需要梳理。
但是,如果了解一下中国铜产业目前的整体格局就会发现,上述被否认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而且,即便是重组困难重重,但依然有着很强的急迫性。
《有色金属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指出,我国将要形成3—5个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计划将国内产量排名前十位铜企的产量比重提高至全国总产量的90%,并且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实施跨地区兼并重组、区域内重组和企业集团之间的重组。
“中国铜资源稀缺,目前70%的铜矿资源依赖进口,”山西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熊晓云表示,而与进口依赖度十分不相称的是,国内鲜有能够独当一面的铜企——其中就包括一直对铜业虎视眈眈的中国铝业。江铜集团和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尽管是全国铜业的领军企业,但同样“不能代表全国”。
对此,山西省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王建民表示,在与国外铜矿谈判时遇到的话语权不强的问题,“可能铜业还要甚于钢铁”。
“矿石谈判的话语权不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我国铜企的利润。”熊晓云表示。
中条山机遇
作为省国资委下属企业,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的铜业在山西一家独大。
王建民介绍说,山西拥有采、炼等完整产业链的铜企只有中条山集团一家,其他涉及铜业的企业大多为矿场或者是单纯的冶炼场,不成规模,也就更谈不上实力。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