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希望避免铁矿石价格暴涨,外方强调自身产能无法跟上中国的需求。
深秋的大连冷意渐浓,但火爆的中国铁矿石市场使昨日在此间举行的“第七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会场热力十足。因为是2008年底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前的一次最重要热身,本次会议的规模和规格均属业界之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以及国际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均派要员参加,中心话题只有“铁矿石贸易”。
虽然2008年底铁矿石谈判即将在11月开始,国际各大机构对谈判结果的预测早已纷纷出炉,但当事双方绝口不提涨跌的判断。在昨日的第七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上,中外双方代表的发言中也透露出各自的底线,中方希望避免铁矿石价格暴涨,坚持以离岸价签定长期合同,而外方强调自身产能无法跟上中国的需求,三大铁矿石巨头之一的力拓集团则强调其与巴西铁矿存在的价差,可能仍然不会放弃在谈判中寻求海运费的补偿。
中方希望合作共赢
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梁树和一如此前的表态说:“钢铁产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铁矿石贸易对经济影响举足轻重,广为各界关注,希望双方登高望远,克服短期暴利的诱惑,携手应对市场波动对双方的挑战,信守国际贸易规则,建立长期稳定双赢的贸易合作关系。”
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熊必琳则强调,铁矿石连年涨价,供方今年要求继续涨价,迫使中国企业调整资源战略,加大境外资源投资力度,弱化对三大供应商的依赖程度,中国政府支持企业境外开发铁矿资源,以缓解连年涨价的被动局面。铁矿石价格由供需双方决定,大幅上涨表面上反映了市场现状,但如此快速的上涨不正常。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