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政府正式拘捕胡士泰等4名员工后,国内媒体纷纷用"降格"来形容力拓"间谍案"的官方定性结果,但胡士泰雇主--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却依然没有"承认错误"的打算.
三次声明 一再辩称
上周,力拓发布了自"间谍案"以来第三次"澄清"声明.
"力拓将继续坚定支持旗下员工."在上周力拓发布的最新声明中,力拓铁矿石首席执行官Sam Walsh表示,从他们所掌握的信息来看,力拓仍然坚信胡士泰等人在中国的商贸交易中没有"违法行为".Sam Walsh强调,力拓尊重中国法律,希望有清晰的程序(例如案件重新回顾)证明力拓员工涉案.
声明还表示,力拓高级经理已经联系了力拓4名中国雇员的家人,力拓将继续支持他们并保证他们的财富安全.在声明最后,力拓称,正致力于解决上述"麻烦",并将继续进行在中国的业务,包括铁矿石贸易.
可以理解 没有误解
为什么在中国有关部门多次表明"案件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力拓还是一再辩称"清白"呢?
"有可能是国与国间相关法律文件和体系的差异,造成了误解,但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东南大学法学院张马林律师昨日对记者表示,"判决商业贿赂、商业机密等这些罪行的法律具有普适性,出现大规模差别以致引起两国或相关公司误解的可能性并不大."
"其实,力拓不愿'承认罪行',也很正常."张马林对记者表示,"如果力拓承认罪行,对其公司名誉和利益的损害不可估量.例如,自传出'间谍案'以来,力拓股价曾大幅下跌,为了企业利益,力拓也会努力辩解;另一方面从犯罪心理学角度看,在很多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方都会出现'拒不认罪'的行为."
而对于力拓提出的"希望有清晰程序"的意见,张马林表示:"在中国法定的、可以查阅的相关案件内容,力拓方面完全可以通过《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诉讼的权利查阅诸如案件卷宗.但中国相关部门没必要、也不能完全将案件100%的内容或案件材料都披露给力拓,即使在澳大利亚司法界,这也是不可能的."
转向理性 尽快解决
另悉,澳大利亚官方尚未对力拓的"免责"声明作任何表示,但他们早已从当初大规模的"反对叫嚣"逐步转向理性分析.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