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更强的日照钢铁集团(以下简称日钢)终于还是被“块头”更大的山东钢铁集团 (以下简称山钢)“收编”了。
在前天山钢并购日钢67%的股权后,有日照钢铁管理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在山东省政府的主导下,山钢对日钢的并购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杜双华虽然先后以低价向开源控股转让股权,但日钢最终还是被“拉郎配”,“胳膊还是拧不过大腿”。
钢铁版“国进民退”
“如果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下,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日钢更有资格并购山钢。”一位行业研究员对记者,按照对外公布的数据,去年山钢的营业收入1205.05亿元,利润27亿元;而日钢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71.87亿元,利润超过60亿元。“山钢的营业收入是日钢的3倍,但日钢的盈利能力大约是山钢的7倍。”
今年上半年,山钢的表现同样不及日钢。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日钢盈利18亿元,而山钢却亏损13亿元。
“这不能简单看盈利,也不能简单看资产和营业收入,而是看谁的现金充裕。”中科院战略研究中心周城雄博士表示,在资本市场里,现金多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
实际上,虽然上半年亏损,但山钢集团的现金却非常充裕。“我们先后与12家银行达成了授信意向,总授信额度为2400亿元。”有山钢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而与山钢集团“不差钱”相比,日钢集团却在信贷方面受到不同待遇。“我们在韩国、上海等地购买的矿船遭到废弃,有些银行也已经停止对我们放贷。”一位日钢人士对表示。但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民营钢企负责人表示,“日钢的自身经营就具有可持续性,其超出一般的盈利就是最好的证据。”
“杜总不愿意被并购。”上述日钢管理人士明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多次拒绝山钢重组意向后,杜双华今年6月11日向在香港上市的开源控股低价转让了日钢30%的股权。
“杜双华是向香港转移了部分资产,这既是并购谈判中的筹码,也能在重组中为自己保存部分实力。”世界钢铁资讯资深分析师张长安表示,此举导致山钢无法百分百控制日钢,也使杜双华不至于在重组之后一无所有。
同样是在6月11日,国家环保部以“未经过环评”为由,叫停了日钢已经上马、总投资78亿元的热轧板带配套技改项目,该项目系日钢核心资产。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