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有金属进出口贸易已出现大幅下降。”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会长徐旭近日表示。
根据统计,近年来,中国稀有金属出口贸易持续增长,2006年出口量增幅开始逐年放缓。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稀有金属进出口贸易出现自2002年以来的首次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中国稀有金属出口金额13.2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75%;进口金额56.3亿美元,同比下降46%。
价格贸易量同时下降
徐旭表示,从贸易国别来看,中国稀有金属出口目的国或地区主要是韩国、台湾省、阿联酋和日本,进口国别主要在菲律宾、印尼、南非和澳大利亚。
全球经济复苏还需要一个过程,国外市场目前的去库存化过程减少了对我国稀有金属的采购力度,稀有金属的进出口贸易短期内遭受了沉重打击。但是随着欧美市场相继出台的经济企稳好转的数据给了市场一定的信心,加上中国“保增长、扩内需”等刺激措施对商品价格的拉动效应,预计稀有金属贸易规模已经筑底,有望在今年底逐步恢复。
“我国对国外稀有金属矿物的需求也受到影响。”徐旭称。去年,我国进口稀有金属矿物钛、锆、钴矿砂及其精矿106.7万吨、51.1万吨、25.5万吨,同比增长-12.8%、9.7%和115.4%。另外还进口少量的贵金属矿、钨矿和锡矿,分别进口21.4万吨、1.01万吨和0.72万吨,同比增长-47%、8.9%和65.4%。
今年以来进口稀有金属矿物进口量显着萎缩,钛、锆、钴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分别下降9.89%、49.1%和18.3%至50.5万吨、10.8万吨、9.2万吨。贵金属矿物进口量下降83.4%,锡矿砂进口量萎缩40.9%。
我国稀有金属矿物进口国别主要为印尼、南非、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分别占进口量的26.5%、16.2%、15.2%和11.3%,从这4个国家进口量占进口总量的69.2%。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需求下降,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稀有金属价格也跟随暴跌。钼、铟、钒、钴、钨、铋金属价格都大幅下跌,铟金属从历史高点1050美元/公斤跌至300美元/公斤,跌幅达71.4%。五氧化二钒价格从2008年的18美元/磅跌去66.7%至4美元/磅。钒、钛、钴、钼金属在第二季度已经开始触底反弹,而铋、铟、APT价格仍然没有企稳的迹象。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