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铁矿石价格谈判开启之际,市场有消息称,宝钢等国内钢企可能介入仍处于胶着状态的“必和必拓”收购“力拓”案——熟悉国际铁矿石格局的人都知道,若作为铁矿石主要供给方的“两拓”合并,中国这一最大买家的未来议价能力前景堪忧。
据此消息,有人为中国企业的全球战略叫好,也有人则认为这根本是个搅局传言——战略也好,传言也罢,在国内出现结构性通胀的背景下,与明年总体物价休戚相关的工业之“粮”——钢铁及铁矿石价格,无疑备受各方关注。
事实上,铁矿石现货价格及海运价格的暴涨已持续了一年,而屡创新高的种种“价格指标”,正在“掀开新一轮谈判的大幕”:一向被认作“低端产品”的螺纹钢,价格已反超“高附加值”的热轧板,突破了前一历史高点。
采访中业内人士指出,中国钢铁业正在迎来“高成本、高价格”的双高时代,作为一个关键时期。“这段路走好了,中国钢铁业就可能出现一个新面貌;若走不好或按着惯性走,就可能再来一个轮回”。
“拖着拽着进入高成本”
矿石、焦炭等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这在业界早已是共识。但很少有人预计到今年以来市场是以这种“失控式暴涨”的方式“拖着拽着”把钢铁业拉入高成本时代。
去年年底中国宝钢以“闪电战”的速度,在全球矿价谈判中夺得首发定价权,把2007年度长期协议矿价涨幅“锁定”在9.5%,“谈了个好价钱”。但没想到的是,以中小钢厂和贸易商“买家”及印度矿、国产矿“卖家”为主构成的现货市场,却在2007年上演了一场“矿价飚升”的大战,铁矿石现货价格呈现出“不可持续”的暴涨态势。
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监测,今年国内铁精粉市场价格总体上涨,其中8至9月份上涨最快,河北地区66%的铁精粉吨价从不到700元猛涨至1300元左右。进口铁矿石市场价格也是大幅上涨。63.5%印度粉矿现货市场价格由年初的每吨680元,上涨到目前的1450元左右,每吨上涨了770元,涨幅高达113%。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同比上涨27%以上,呈逐月上涨态势。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