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公司11月9日对外透露,该公司仍将按计划于12月5日与必和必拓公司签署最终协议,将在2010年建立铁矿石生产合资企业.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力拓和必和必拓组建合资公司成功,将进一步垄断世界范围内的铁矿石资源,同时,在争夺话语权方面,参与谈判的钢铁企业将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尤其对并未参股澳大利亚矿山的中国钢铁企业将尤为不利.
在中国铝业公司今年6月拟注资195亿美元并购力拓失败后,必和必拓试图通过强行与竞争对手力拓合资,重新夺回铁矿石产量全球第一大公司的宝座.现在,必和必拓如愿以偿.对于"两拓"即将成立的合资公司,虽然双方均强调今后铁矿石营销仍采取"分开操作",但其整合资源、加强集中程度、提升在全球铁矿石市场中掌控能力是一脉相承的.
占据全球铁矿石供给量70%的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家矿业巨头中的两家合二为一,合计超过全球铁矿石供应量的50%以上,产量超过4亿吨.而2008年中国的总进口量也只有4.4亿吨水平.主要资产同在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和力拓这两位"同门兄弟",不管自身怎样表示"不会影响铁矿石机制和价格",但垄断已经成为事实.
确切地说,"两拓"结盟是中国钢企的大敌.目前中国约40%的铁矿石依靠"两拓"供给,因此,中国钢铁企业是最不希望看到"两拓"结盟的,其原因正是担心他们结盟后可能带来的国际铁矿石贸易垄断.当初中铝拟投资并购力拓,其目的,一方面可以扩大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矿业资产,另一方面就是试图阻止必和必拓和力拓联手.
这场以中国市场为诱因的"两拓"合资一旦成功,它们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必将借助超级垄断来强化自己在铁矿石谈判中的地位.由于"两拓"结盟,其市场游戏规则可能会改写,即过去我们面对多个谈判对手,回旋余地更大,而现在变成面对必和必拓+力拓以及淡水河谷两家谈判对手,可用来砍价的手段将会越来越少.
过去,中国钢铁业的钢铁产量只有一两亿吨,国产铁矿石基本能够满足内需,因而对于国际铁矿石市场关注较少,特别是对国际铁矿石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或并购感受更小.随着中国钢铁产量逐渐增加,年产量已达6亿多吨,铁矿石需求也随之大增,导致现有50%以上的铁矿石依赖进口.
而对于中国钢企来说,原料严重依赖进口就像戴上了紧箍咒一样,受制于三大矿业巨头.铁矿石价格轮番上涨.2000年至2007年,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上涨164%,铁矿石供货商平均利润为57.9%,而钢铁价格上涨产品只有60%.由于中国企业对铁矿石的强烈需求导致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幅度远高于钢铁产品,而国际市场上铁矿石巨头的高度垄断,大大压缩了钢铁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