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炒矿
由于铁矿石被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所垄断,而中国有70家钢企和42家贸易商具备进口资格,钢协认为,铁矿石卖方的垄断和买家的分散是造成高矿价的原因。
目前,中钢协正在力主推行四项措施:一、进口信息上报登记制,未经登记核准的进口合同不准进关;二、全面实行进口矿产代理制;三、统一国内市场进口矿价;四、重新核准进口铁矿石资质,减少进口企业数。
了解到,目前在新加坡的铁矿石贸易商已经在尝试通过互相倒手,也就是贸易商之间的互相买卖来抬高铁矿石的现货价格,而按照惯例,铁矿石卖方会按照现货市场的价格确定长协约的价格。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是,铁矿石卖方的要价越高,谈判的难度就越大,所需时间也就越长。
目前,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价格存在两个体系,一是以3大铁矿石卖家主导的铁矿石谈判为核心所形成的长期协议价格,一是现货价格。近年来,现货铁矿石价格远高于长期协议价格,这也是3大铁矿石卖家要求提高长期协议价格的依据所在。
不过,由于国内钢厂“等矿下炉”,如果长协价长期不能达成,钢厂只能购买现货铁矿石,以确保钢厂的正常运营。如是一来,掌控矿山渠道的贸易商,便可以通过将炒高现货价格的铁矿石卖与钢厂而从中获利。
由于是铁矿石被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所垄断,而中国有70家钢企和42家贸易商具备进口资格,大量企业购买现货铁矿石,因此出现了炒作。而贸易商的存在,正是加剧了现货价格与长期协议价格的差距。
因此,只要在海外便把铁矿石卖给拥有进口资质的70家钢厂,这些钢厂将可以直接把这些铁矿石运进国内,那么中钢协所希望的通过削减铁矿石贸易商而“统一”向铁矿石卖家逼降价格的打算,将在很大程度上“落空”。
失去“救世主”
一位业内人士曾透露自己对2009年铁矿石谈判的评价:“取得了两个成果,一个是力拓间谍案,另一个是让FMG当了冤大头。”
由于受力拓间谍案的影响,“钢厂都不敢向澳方购买铁矿石了。”贸易商尚文勇表示。尚文勇曾经“倒卖”的铁矿石主要来源就是澳大利亚,“质量稳定,品味高”是澳矿的特点。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