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5日结束的"2009上海铅锌峰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铅锌部主任赵翠青指出,锌将成为重金属产业最后一块大蛋糕,而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却使铅业前景不佳.
铅业:成本升利润薄
赵翠青分析,铅企是重污染行业,随着国内环境法律法规的完善,环保成本将成为企业刚性成本,再加上劳动力成本和不断上升的资源价格,这三大成本将让铅企成本维持在高位.
今年以来,铅的下游需求并不旺盛,尤其是用铅量占到铅总体需求70%的蓄电池行业,甚至可以说,蓄电池企业生存环境已经相当恶劣.一家蓄电池公司人士告诉笔者:"目前,我们的开工率只有60%.今年以来竞争相当激烈,特别是电动自行车蓄电池这块,不少企业都加大了优惠力度,最离谱的企业给予客户买100送20的优惠,这还不算年终返利.我们企业勉强维持市场份额,利润已经几乎没有了."
他还透露,现在资金回笼也非常困难,一般下游客户在到货一个月内考虑挂账,再过3个月才给予企业6个月商业承兑,也就是说,货卖出去后,10个月后资金才能回笼.
"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导致行业'洗牌'现象.现阶段,跟进或许能熬到最后,放弃则意味者退出市场."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周龙瑞指出,"跨界越境"是未来市场的趋势,跨界要求企业打破单一产品种类,比如电动汽车领域方兴未艾,而"越境"则要求企业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
锌业:资本源源流入
一直与铅并提的重金属锌业在今年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景象,被节节走高的锌产业收益吸引,资本源源流入锌产业.
赵翠青指出,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和建筑业需求的持续旺盛,锌的消费需求稳步上涨.今年有势力的大企业开始进入锌行业.中央企业在一些地区将承担《振兴规划》中区域整合的主要力量.上海陆宝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也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有很多公司跻身锌产业."
此外,令人欣喜的是,国内企业参与了这一轮全球矿产资源的并购.6月17日,中国五矿龙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4亿美元,买下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的多数资产.而在2009年年初,中金岭南曾出资约2亿元人民币收购澳大利亚矿业公司PEM50.1%的股权.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