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3日,国土资源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签署了《合作构建国土资源科学发展新机制、共同促进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协议书》,协议规定,国土资源部将加大中央地勘基金对宁夏的投入和倾斜力度,重点开展重要成矿区带的煤炭、煤层气、铀矿和卫宁北山、宁南弧形构造带、贺兰山北段等重要金属(金银铜铁铅锌)成矿区带的急缺矿产前期勘查。所发现的矿产地,可引入大型企业投资勘查开发,进一步优化矿业权配置,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这是宁夏地质矿产勘查迎来新的机遇。
加大对地勘队伍的支持力度,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探矿权可配置给国有地勘单位,推进国有地勘单位勘查开发一体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地质勘查成果收益分配制度,将地质勘查项目投入的一定比例作为地勘单位的固定利润,并重奖找矿有功单位和个人,充分调动国有地勘单位的找矿积极性。
这无疑是宁夏地勘行业的“第二个春天”。
落实协议内容和要求成为国土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土资源厅、地矿局、西安地调中心抽调40余名技术骨干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编写完成了《国土资源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513协议”总体部署方案》和《宁南(固原)盐化工基地矿产资源整装勘查方案》、《宁夏中卫市卫宁北山地区多金属矿整装勘查方案》。方案涉及基础地质、矿产勘查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六大类共计131个项目,概算投资50亿元。重点集中在以煤炭为主的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和服务于社会建设与改善及保障民生方面的水工环地质调查评价工作,中央和地方财政7年拟总投资3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21亿元,自治区财政投资9亿元。拉动社会投资20亿元。方案实施后可新增煤炭资源储量100亿吨、煤层气1000亿立方米、油页岩5000万吨、岩盐100亿吨等。实施方案提出了组织保障、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撑等具体内容,为整个方案的实施提供了保障。该方案的实施必将极大地促进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对宁夏地质事业的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8月18日,汪民副部长听取专题汇报后给予了充分肯定。
“提高宁东、首攻宁南、加强贺兰山”,地质找矿部署在宁夏已经确定。
利用中央和自治区地勘基金开展卫宁北山地区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实现金属矿产勘查及找矿理论的重大突破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