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昨天的研讨会上,10多位温州煤老板集体亮相.他们中很多人身着名牌衣服,戴着名贵的戒指、项链,但脸上却写着落寞.他们原本指望这次研讨会山西方面能够来人,认真地听听他们的意见,但他们失望了.
希望落空之后,他们又一次陷入虚无地等待当中,等待一份哪怕能挽回他们一半投入的补偿协议."如果补偿已经低得让人无法接受,或者根本拿不到补偿,那我们就走法律途径."一名浙籍煤老板对笔者说.
煤老板大多选择转让煤矿
听说山西方面没来人,温州煤老板李明(化名)都想直接起身走人.
"我就是想让山西省里的领导听听我们的心声."这个40岁的汉子点上一根中华烟,眼神枯涩,他说已经几个月睡不好觉了.
李明2005年才进入山西的煤炭行业.
他说,当时是因为山西当地政府来招商,说投资煤矿很赚钱,所以跑到山西买了一个年产3万吨的小矿.
几年来,李明一直在和山西省煤炭业的准入门槛赛跑:把小煤矿从3万吨整改到6万吨,再从6万吨到15万吨.
今年5月,山西省出台《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2011年,山西全省煤炭矿井总数由2598座减少到1000座,到2015年减到800座,原则上企业规模不得低于300万吨,单井生产规模不低于90万吨,保留矿井要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开采.
这次门槛高得让李明彻底绝望:"我一直在投入,一吨煤都没产过!"他说,政府政策一变再变,他已投入超过一亿元,却没收回一分钱.
说到自己今年9月与汾西矿业集团签订转让协议,李明说,那真是迫不得已.
按照山西省政府规定,小煤矿可以转让,也可以入股大煤矿.但李明说"宁可转让,也不能入股,那会亏得更多."他算了一笔账,在开采成本上,国企开采一吨煤矿需380元以上,而煤老板们只用花80元.
此前笔者曾采访过的温州煤老板严将权(化名)也是这个看法:山西很多煤炭国有企业都是亏本经营的,因为"国企不懂得控制成本".
正因如此,很多煤老板宁可把煤矿转让,也不愿入股大型煤矿.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