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11月30日消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通过统一整合、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全市矿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2.9亿元增加到目前的56.01亿元,增长19倍,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据了解,作为全国15个体制创新试点之一,1994年巴彦淖尔市土地系统在全国率先实行了盟以下垂直领导体制。1996年,又将该体制延伸到乡镇(苏木)、国有农牧场,在农村牧区村(嘎查)、社(村民小组),聘用了土地监督员和信息员,形成了盟五级土地统管网络。1996年,该市地矿系统也实行垂直领导体制。2001年,被国土资源部列为西部大开发12个省区中唯一一个体制创新试点。2002年,巴彦淖尔市土地局、地矿局合并组建现在的市国土资源局,依旧实行市到乡一级的垂直管理体制。
据介绍,实行垂直领导体制15年来,巴彦淖尔市统一建立了土地整理项目库,储备土地整理项目84个,共争取到国家、自治区级土地整理复垦项目42个,资金4.5亿多元;争取到重点地质勘查项目39个,落实地质勘查资金2亿多元,引进商业性勘查资金8亿多元,争取到19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落实资金近8000万元。
通过垂直管理,解决了巴彦淖尔市矿业企业“多、小、散”的局面。通过整合,全市探矿权、采矿权数量分别比整合前减少了61个、82个,矿业总产值约占全市总产值的30%,国土资源的收益近5年来达到50亿元,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财源。垂直管理体制,有效提高了违法行为的发现率、制止率和案件的办结率,近年来,全市共查处土地违法案件近500起,收缴罚没款愈1000万元,查处矿产违法案件近500起,收缴罚没款愈500万元。垂直管理体制还全面加强了巴彦淖尔市国土资源部门的基础建设,全系统固定资产价值增至目前的5000万元,投资新建标准化国土资源中心所12个,各项工作都走在了自治区前列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