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召开的第七届钢铁产业链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上,业内人士认为,明年铁矿石价格将会小幅上涨,但不会超过10%。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已就2010年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与三大矿山开始接触。同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透露,2009年全年预计生产粗钢5.65亿吨左右,比2008年增产约5300万吨,约增长10.4%。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秘书长雷平喜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目前,三大矿山掌握铁矿石谈判的话语权,在此情况下,中国应争取2010年铁矿石谈判首发价,如果策略得当,能拿下约10%的涨幅,否则被日本拿下首发权,涨幅恐将更大。
据悉,2007年度,宝钢率先与三大矿山之一的淡水河谷达成了上涨铁矿石9.5%的结果,这是中国钢厂首次在铁矿石谈判中拿下首发价,事实证明,这一涨幅也是比较合理的。而2009年的谈判中,中国坚持约40%的降幅,使得日本率先于三大矿山之一的力拓达成首发价,降幅约33%,尽管中国官方不承认这一降幅,但目前大多钢厂与力拓执行的临时价格正是这一降幅。
南京钢铁集团董事长兼CEO杨思明表示,在钢铁业普遍亏损,铁矿石供应商仍握有主动权的情况下,明年的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可能小幅上涨。但要看到,中国海外投资的铁矿石项目未来几年投产后,供需形势将发生重大变化,铁矿石价格或将大幅下跌。杨思明预计,明年铁矿石长协价格上涨的幅度在5-10%左右。
考虑到出口等因素,2009年全年国内市场可供资源量同比增长1.14亿吨左右,增长24.5%。可供资源量的大幅度增长,势必加剧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如果全年粗钢产量突破5.65亿吨,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至于何时中国能掌握铁矿石谈判主动权,雷平喜表示,按照目前我国国内矿山投资开采速度,以及国内企业海外投资矿山步伐,预计2015年,我国自产铁矿石将达到11亿至12亿吨,我国海外权益矿规模将增加1亿吨左右,海外权益矿的总量达到我国进口总量的20%以上,自产铁矿和海外权益矿能够满足我国钢铁原料需求的70%左右。
届时,我国将初步具备立足国内,打破国际铁矿石垄断,创建国际铁矿石市场新格局和铁矿资源安全稳定供应体系的物质基础。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