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才刚刚开始.
18日,一场特殊的研讨会在杭州举行,谈论的是"如何破解山西煤矿整合困局",会议主角则是曾经风光一时的温州煤老板.这场研讨会召开的背景,是规模空前的山西煤改新政,已使浙江商人大量资金身陷困境.据初步统计,目前浙商在山西投资煤矿超过450个,投资总额约500亿元,其中温州煤老板占据绝大部分.
煤老板的维权呼声正在升级.
与十几位煤老板的高调亮相不同,标注山西官方的席位无人入坐.在会场内,各路专家针锋相对,并未成为一边倒的声讨;但在会场外,温州煤老板一片诉苦,一致认为煤改方案操作不公.与会各路专家认为,山西煤改新政值得商榷,但出发点应该给予肯定.
煤老板诉苦会
"我已经没有退路了,"一位温州平阳水头镇的煤老板刘芳(化名),出现在杭州召开的"地方产业政策延续性与企业投资信心研讨会--如何破解山西煤矿整合困局"研讨会上.
刘芳说,2007年10月,她投资了六七千万元,其中资源费1700万元,从上家山东人手里买下大同一个年产21万吨的煤矿.之前这煤矿已换过多个投资人,其中有几个就是平阳人.他说,买来时,这煤矿光溜溜的、什么东西也没有,于是添置了1700万元的开采设备等,至今已投资了1亿元以上.
在煤炭市场摸爬滚打十几年的刘芳看来,这个煤矿储量比较丰富,且合同签订了17年的开采权,效益是非常高的,"一切顺利的话,两年就会收回投资."
于是刘芳四处筹钱,和她直接联系的就有十几位大股东,占总投资50%左右.至于大股东的资金来源,她说也是从亲戚、朋友、邻居"搭股"而来的.即便如此,资金还是远远不够,于是刘芳卖掉了上海、杭州的几处房产,同时又从民间借了20%的高利贷,把全部资金投入到这个煤矿上.
2008年5月,煤矿通过验收,进入了梦寐以求的生产阶段.然而这样的日子,仅仅只持续了1个月,当地煤炭主管部门便下令其停产.今年4月,《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规定"单井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90万吨",这对绝大多数民营煤矿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前,她正准备申报30万吨年产量,如今煤矿被列入了整合的名单之中.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