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这个被业内人士视为新一轮铁矿石价格谈判前奏的会议于15日至17日在青岛如约召开了第九届.业界关注的是:至今仍悬而未决的2009年铁矿石谈判何时会"决"?即将进行的2010年谈判又将如何开场?
"新模式"提法明晰谈判"中国模式"
"目前整顿进口铁矿石市场、规范市场秩序是当务之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在这次会议上第一个发言.
据了解,2009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将超过世界海外贸易量的60%,这些铁矿石从多达40个国家进口.而国内需要铁矿石进口的企业有800多家,进口贸易企业超百家.单尚华指出,目前进口铁矿石市场处于无序状态,迫切需要全面整顿,中国必须构建铁矿石进口新模式.
这种新模式内容包括:由于矿价波动对钢材成本影响较大,结算周期定为自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中国的一个财政年度内;长协矿实现量价互动,进口量大价格应当从优;全国实行统一价格,即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铁矿石品位、不同的质量、不同的矿山企业确定一个铁矿石离岸价格,不能再分长协矿价和现货矿价,一旦确定,所有跟中国钢铁企业签订协议的供货商都要实行这一个价格,可以规范铁矿石市场秩序.
这种新模式是建立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等基本原则基础上的,单尚华强调,"中国不强调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钢企参照中方的价格,也不会盲目跟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钢铁企业的价格."
此前,中钢协副会长刘振江在中钢协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应建立铁矿石谈判的"中国模式".那次发布会上宣布的与中国签订了铁矿协议的FMG公司就承诺销售给中国钢铁企业的铁矿石实行一个价格,且合同期限是7月1日到12月31日.业内人士认为,本届研讨会的"新模式"提法正是更加明晰的铁矿石谈判"中国模式".
铁矿石供应商反应不一
"长期来看,西澳矿的供给能够取代印度矿对中国的出口,取代中国国内的矿石产量,并将继续保持对巴西和南非的竞争优势."西澳大利亚州政府驻华商务代表处首席代表庄彬俊在本届研讨会上说.
庄彬俊说,澳大利亚铁矿和中国市场是上下游相互依赖的关系.但是鉴于澳大利亚的资源优势,他对记者提出的中钢协坚持的"量大价优"不置可否,而是强调"铁矿石价格应由市场说了算".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