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机上放眼望去,位于西澳大利亚的皮尔巴拉(Pilbara)矿区一望无际。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出口商FMG(Fortescue Metals Group Ltd.)的两个主要矿区——奇切斯特(chichester)和所罗门(solomon)就位于皮尔巴拉中东部,紧邻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的铁路运输线。
“六年前,中国钢铁企业和澳洲矿业协会都认为,除了必和必拓和力拓,没有人能进入皮尔巴拉矿区,因为必和必拓和力拓极其严厉地控制着这里的铁矿石资源。”FMG董事长安德鲁·弗里斯特(Andrew Forrest)回忆往事时,脸上总带着“父亲般的骄傲”。
奇切斯特矿区火热的生产景象,同样让安德鲁·弗里斯特感到兴奋。“现在,我们的矿山整天不停息生产,即使这样,我们的产量依然赶不上中国钢厂的需求。”
安德鲁·弗里斯特介绍,目前,FMG已基本实现产能5500万吨/年,并正在推进奇切斯特矿区年产9500万吨的计划;此外,所罗门矿区正处于前期勘探阶段,并将铁矿石资源与测量由3.32亿吨提高至22亿吨。
FMG雄心勃勃的扩产计划背后,还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9月30日,FMG宣布从中国融资60亿美元的方案流产,而FMG原计划将80%的融资用于扩产。关于融资失败的具体原因,安德鲁·弗里斯特不愿多提。
克里斯·柯泰洛还表示,由于中国方面无法在约定的期限内提供融资,因此,FMG与中国签订的首个铁矿石“中国价格”已于9月30日失效。“我们不再按照原有的折扣价格供货,而是重新制定了一个折扣为94%至97%的新价格”;同时,FMG希望能继续从中国获得融资支持。
首个“中国价格”破裂
8月17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和FMG同时高调宣布,双方已就铁矿石价格达成首个“中国价格”, FMG承诺以低于日韩首发价1.5%的价格向中国销售铁矿石。但该协议的后决条件之一是,中国金融机构将以FMG可以接受的条件,在2009年9月30日之前,完成总额在55亿美元至60亿美元的融资。
9月30日,FMG以公告形式宣布,公司未能如期获得中国融资,将继续与中钢协合作,就“具有吸引力的”铁矿石定价进行磋商。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