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铜市经历了本轮牛市行情以来振荡最为剧烈的一年,而2008年铜价面临的,却是在金融属性淡化之后,商品属性主导下铜价重新定位的课题。2007年的铜价整体上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7年春节前,年初铜价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调惯性,LME铜价在库存持续增加的打压下弱势下探,但出于对中国春季需求的预期以及春节前中国企业的备货需求,铜价始终企稳在5000美元上方,为之后铜价的重新走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从春节过后一直到五一节,铜价在这个传统的消费旺季中处于快速上涨时期,铜价从5000美元一路上行至8000美元上方,达到8325美元的年内最高。期间铜价上涨最大的推动力就是中国需求因素,再加上LME库存持续减少以及中国月度精铜进口数据强劲,推动着铜价一路冲高,而期间层出不穷的罢工以及中断等供应面事件,更是助长了铜价上涨的势头。第三阶段从五一长假过后到十一长假。在经过旺季铜价的上涨攻势之后,铜价冲击2006年高点8800美元未果,从而展开了长达半年之久的高位振荡调整,铜价于6700~8300美元之间宽幅振荡。第四阶段是十一长假之后,商品以及金融市场全面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热钱纷纷从基础金属等传统保值渠道撤离,铜市场流动性开始“蒸发”。LME期铜从十一期间的高点8000美元一路振荡下滑。
展望2008年,种种左右铜价走势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投资者尤需关注以下几方面:首先,次级债余波对市场的负面影响有待观察。美国次贷危机除了引发房产市场疲软导致需求担忧升级外,还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担忧。由于建筑用铜在美国铜需求中所占比例很高,因而随着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特别是次级债对相关领域的冲击,金属需求将受明显制约。其次,中国紧缩的货币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金属需求增长趋缓。虽然货币政策从紧的目的主要是保持流动性水平基本适度,但相关调控措施的出台仍可能在某些阶段对铜市产生一定影响。此外,不断贬值的美元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2001年以来,美元对几乎所有主要货币都出现了贬值。其中,美元对欧元贬值幅度最为显著,接近40%。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有理由相信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升值趋势将成必然。而不断贬值的美元汇率正是本轮金属牛市最大的推动力之一,对于以美元标价的铜而言,人民币升值对铜价的影响,更多的将在内外铜市的比价中得到体现,并将[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