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山东兖州煤业斥资近200亿元人民币收购澳大利亚菲利克斯资源公司100%股权一事,获澳方公司股东高票通过。这是中国在澳大利亚的最大金额收购案。而之前已获得中国发改委同意,下一步是等待中国证监会的批准。兖州煤业成为中国企业海外购矿大潮中又一弄潮儿。
金融危机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国门,到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寻觅机会。专家提醒,海外购矿对于国际经验不足的中国企业来说,每个环节都充满了风险,且不要将“收入囊中”作为胜利,因为风险往往隐藏在收购后期。
海外购矿风起,是好时机也是好战略
在山东兖州煤业获批之前,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商紫金矿业集团发布公告称,已与澳大利亚Indophil Resources NL公司签署协议,将以约5亿美元收购后者全部股份。而在11月23日,宝钢集团与澳大利亚Aquila资源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股权交接仪式,正式成为该公司二股东。此外,11月16日,汉龙集团收购澳大利亚钼矿的项目获得澳政府正式批准。11月7日,重庆钢铁集团与宬隆集团、亚洲钢铁就收购澳大利亚矿山项目进行了签约。
粗略统计,近一个月以来,中国企业海外购矿已公开签约或是已获政府批准的就至少有5家,而正在海外寻觅、有购矿意向的中国企业就更多。中国企业收购目标主要包括澳洲的煤、铁矿石,加拿大的铜、镍、黄金,阿根廷的石油和非洲的镍。
“中国企业海外购矿将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国际贸易与投资研究室副主任姚战琪表示,我国能源消耗强度太大,资源处于紧缺状态,企业只有通过国际市场并购才能获得所需要的战略资源。
中国联合钢铁网首席分析师马忠普,对于中国钢铁企业来说,通过和国际矿产业的合作,入股买矿、多渠道地开发铁矿石资源,可以改变我国企业在铁矿石供给结构中的被动局面,这是一个很好的产业战略。
此外,专家一致认为,现在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购矿的好时机。姚战琪说,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外矿产企业陷入困境,比如资源大国俄罗斯,现在经济是否见底还很难说,而其多数矿产企业目前正面临着重组并购的风险。
“中国有足够的外汇储备,现在已到把钱变物的好时机了。”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中国企业应积极走出去,收购国外相对便宜而又优质的矿产资源。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