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再次上演"调价大戏".在连续商讨几个月钢价后,10日晚间,宝钢再次宣布,明年1月份的大部分钢铁产品价格上调人民币300至600元/吨.这次调价也意味着宝钢主要产品价格基本恢复到09年高位,价格仅略低于9月份、10月份出厂价格.
不容置疑,有"钢铁价格风向标"之称的宝钢对价格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笔者从武钢相关人士处得到证实,武钢将于近期公布调价方案,其他钢企也将随后跟进涨价.期货和电子盘现货价格也因此冲高.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价格上涨会成为一个信号,刺激钢厂加速进行生产.同时,钢材价格上涨还将引起铁矿石、焦炭等原料的价格上调.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如果需求没有回升钢材价格必然下跌,钢厂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有业内人士表示,市场需求处于淡季,钢材产量一直居高不下,库存仍然处于高位,种种迹象都说明,目前的市场环境并不具备钢材价格大幅上升的条件,后期市场压力很大.
作为谈判代表的宝钢,此次提价也让人联想到目前仍在预热阶段的铁矿石谈判,钢厂似乎希望借此来抵消谈判涨价带来的成本上涨.
一位钢厂资深人士说,实际上,因为对铁矿石有涨价的预期,钢厂通常会先期涨价,从而抵消后期铁矿石长协价格上涨所增加的成本.而宝钢一方面作为谈判代表进行谈判,一方面又会从企业运营角度上,通过上调钢材价格来降低企业风险,这种明显矛盾的做法往往令谈判更加艰难.
翻阅以往的谈判记录,宝钢并不是第一次在铁矿石谈判时期上调价格,2008年谈判初期开始,宝钢几乎每一季度上调一次价格,在国内钢材价格不断冲高的同时,铁矿石谈判最终以接受日本新日铁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达成上涨65%的协议.钢厂为转化成本频繁的调高价格也为后期钢材市场崩盘埋下隐患.
"这样的调价实际上加剧了中方的谈判劣势."某业内人士说.他认为,中国钢材市场价格应该保持在一个平稳的价格状态下,才有利于中方进行谈判,如果过度进行预先涨价,只能令中方在今后的谈判中更加被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