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过程中,池州市将整顿规范工作与推进矿业产业化紧密结合,共减少矿山50个,至此,池州市矿山数量由2007年底的345个下降到229个,矿山企业“多、小、散”局面得到明显改变。
池州市是矿产资源大市,矿产资源丰富,迄今已探明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产40余种。截止到2003年底,全市共有采矿权560个,矿业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历史原因,矿山数量多、矿区范围小、安全隐患大、环境污染重等问题普遍存在,影响了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
为了切实扭转这一局面,市政府及时制定了矿产资源整顿整合目标任务,明确提出到2007年底矿山数量减少到320个、2008年底减少到280个的工作目标。各地各部门按照《池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对资源潜力大或已经形成大型矿床的矿区实行整体规划开发;对大型矿区内的小型矿山予以整合,逐步关闭,不再配置资源;对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且能与大矿整合的小矿,通过整体收购、联合经营等方式,由大矿进行重组;对零星分散、目前不具备选矿和精、深加工条件的矿山,采取“分散采选,集中冶炼”的方式,与深加工企业开展供需合作。全市矿山数量由2007年底的345个下降到2008年的279个,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矿山数量控制280个以下的资源整合目标任务。今年以来,全市再减矿山50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以矿产资源整顿整合为契机,池州市全力推进矿山企业规模开发、集约利用、集聚发展。随着海螺水泥、比利时禄思伟、法国英格瓷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池州市,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矿山已由2003年的15个增加到57个,所占比例由2%提高到18%;矿业年产规模由2001年的860万吨增加到2000余万吨,增幅达133%以上。全市矿业从业人员2万余人,矿业经济产值占全市工业经济产值的46%,税收占53%,工业增加值占54%,已成为池州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