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民生之本,发展之基;矿产,工业粮食,经济命脉。2009年,青海省国土资源部门积极面对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认真履行资源管理和保障发展的职责及使命,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力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服务于全省经济健康平稳较快增长,成效良好,亮点纷呈。
推进土地出让“招拍挂”发挥市场作用优化土地利用
用好土地地生金。西宁市全年共举行四次土地拍卖会,拍卖47宗土地,总面积达1700亩,占今年西宁市总供地面积的一半还多,总价款达32.6亿元,拍卖次数、地块总数、亩数都远远高于往年,创下历史之最。同样,全省土地“招拍挂”也创历年最高,全省已有70余宗经营性用地实行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面积481.6593公顷,总成交价款36.7029亿元,是近年来“招拍挂”宗数最多、效果最好的一年。土地“招拍挂”,吸引了社会资金参与城市改造和建设,盘活了存量土地,加大了土地供应,确保了公正、公平、公开,杜绝了暗箱操作,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地质灾害防治 撑起安全发展的保护伞
2009年,青海省国土资源部门加大地质灾害的监测防治力度,全省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特别是经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和西宁市政府的努力,治理悬在头顶的危崖——西宁北山特大地质灾害取得积极进展。多方筹资,投资3.18亿元集中治理北山危岩体,对急需整治的危险区开展搬迁避让工作,将北山1、2、3号危岩体“削平”。截至目前,已搬迁住户1495户,完成拆迁面积26.21万平方米。并结合西平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改造,将其建设成占地上千亩的北山地质公园。今后,计划斥资20多亿元,对这一特大地质灾害进行彻底的综合治理。同时,青海省国土资源部门在全省积极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防治工作,构建防治地质灾害的体制机制,取得了新成效。
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奏响区域协调发展福音
组织的专家评审。这对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的群众来说是巨大的喜讯和福音,对加快青海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区包括黄河拉西瓦水库以下至民和县寺沟峡之间的黄河沿岸地区,包括海南州、黄南州、海东地区的贵德、尖扎、化隆、循化、民和5县,涉及土地总面积为114.33万亩,估算总投资19.76亿元,土地整理开发规模61.92万亩,新增耕地20.29万亩,增加灌溉面积17.7万亩。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