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矿主退出后的利益补偿问题,是河南煤改推进的最大障碍
“自从山西开始进行煤改,我们就知道,离兼并重组的日子不远了。”3月底的一天,在河南省汝州市蟒川乡经营一家私人煤矿的刘老板,对本刊记者无奈表示。汝州位于郑州西南,去郑州约100多公里,沿途依次经过河南比较有名的矿区——新密市和登封,两地煤矿也将面临和刘老板相同的命运。
一个多月前,河南省政府发布《河南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正式揭开河南煤改序幕。根据《实施意见》,到2010年年底,河南全省要力争建成三个年产5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骨干煤炭企业控制的煤炭资源量占全省占用煤炭资源量的85%以上,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75%以上。
2009年,河南省完成原煤产量2.3亿吨,其中河南最大煤矿企业河南煤化工集团煤炭产量5698万吨,是惟一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的。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产量4500万吨,义马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产量2186万吨,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669万吨,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以570万吨位居五大之末。
上述河南五大煤矿集团占河南省煤炭产量比重为63.53%。这意味着至少将有3500万吨煤矿资源需要重组进入五大煤矿。河南646座小煤矿的矿主已没有多少选择余地。“我们现在就是等着看哪些企业有兼并重组我们的资格。”刘老板说。
《实施意见》出台后,河南省各市相继开始摸底调查,并召开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动员会,制定各市兼并重组实施方案,但实际重组行动目前尚未展开。
“目前,小煤矿主大多还处于观望状态,等着煤改细则出台。”一位为煤改企业担任法律顾问的律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矿主们最关心的、也是目前政策最难把握的难点,是退出后利益如何补偿的问题。
划片重组
前述河南省工信厅官员告诉本刊记者,目前郑州市、平顶山市、安阳市、济源市、许昌市等部分省辖市已经完成对旗下矿区的摸底调查,“摸底调查全部结束后,就会制定具体的兼并重组方案。”这位官员称,兼并重组方案将明确有多少家有资格成为兼并重组主体,以及被兼并重组的企业数量及规模。
根据郑州市兼并重组方案,省属三大煤炭集团——郑煤集团、河南煤化集团和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下称河南省煤层气公司)和国投煤炭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是郑州市大力支持和推荐的重组主体。此外,郑州市还有12家煤炭企业可作为兼并重组主体。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