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煤层回采率低、资源严重浪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现状府谷县政府最近开始对境内煤矿资源进行大规模整合——
按照国家对小煤矿关停并转的产业政策,府谷县对全县132个国有地方矿井和乡镇煤矿进行资源整合。据了解,整合以后当地的资源服务期可延长30年以上,地方财政将因此增收近600亿元。
府谷县地处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腹地,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31.12亿吨,煤炭产业成为该县重要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煤炭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和数量,但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来看却不容乐观。主要集中表现在小煤矿过多,粗放式开采普遍,煤炭加工转化程度较低,从而形成了集约化程度底,高强度开采、低水平利用、损失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现状,成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瓶颈。
按照获批的资源整合方案,府谷县将7个国有矿井整合为6个,125个乡镇煤矿整合为78个。通过整合,全县煤矿数量将减少48个,批准井田面积将由原来的265.1平方公里增加到495.4平方公里,增加煤炭储量15亿吨。生产能力由整合前的815万吨/年,提高到2646万吨/年,单井平均生产规模提高到31.5万吨/年。
府谷县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旭瑞介绍,此前当地煤矿的中薄煤层回采率仅为50%,厚煤层则只有40%,甚至比这一数字还低,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整合以后,将全面改进落后产能,提高当地煤炭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回采率将最低达到中薄煤层75%、厚煤层70%的国家标准。
据了解,按照严格遵循科学规划、分批实施、先关闭后整合和规范效能统一实施等原则,整合后当地政府将在充分利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全面提升煤炭资源利用水平和后续发展能力,为参与大型煤转电、煤化工、煤电载能工业项目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新增加的15亿吨煤炭储量按75%的回采率计算,将达到11.25亿吨的开采量。而从中提取的部分税费按50元/吨折算,可为地方财政增加近600亿元的收入,并可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延长30年以上的资源服务期。(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