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30日表示,2008财年国际海运铁矿石价格谈判已经进入第二轮,中方没有所谓的谈判价格底线。
否认“涨幅底线说”
罗冰生表示,2008财年铁矿石价格谈判与2007财年基本一致,仍然是“三对三”的格局,即淡水河谷(Vale)、必和必拓(BHP)和力拓(RioTinto)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与宝钢集团、新日铁和欧洲钢铁企业展开谈判。
他介绍,2007年11月底,铁矿石供需双方开始预备谈判,就钢铁发展态势、铁矿石供需态势进行了预测。自12月份开始,双方进入正式谈判,“目前第一轮已经结束,第二轮正在进行之中”。
罗冰生表示,目前供需双方的分歧很大,仍在继续交流、沟通之中,“下一步如何进展,还有待观察”。
他说,所谓中钢协会长、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参加谈判的报道是完全没有依据的,目前中方谈判工作仍在宝钢主导之下顺利进行。
对市场“中方谈判底线是30%”的传闻,罗冰生明确表示,中方不存在“一定要达到什么、一定要多少”的谈判底线,并认为预先确定底线不利于谈判工作的正常开展。
他还说,在此轮铁矿石谈判中,中方也并不追求“一定先(达成协议)”,而是要看怎样有利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罗冰生认为,2008年国际铁矿石供需关系基本平衡,甚至好于2007年。
他说,从“中国需求”来看,2008年,由于不确定因素影响明显增加,我国生铁产量增速将低于2007年。第一,国内需求增速将从2007年下半年的14.11%下降至12%左右;第二,钢铁产品出口将明显低于2007年,预计将减少2000万吨;第三,由于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我国钢铁生产面临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一部分小型企业可能减少钢铁产量;第四,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力度,也将抑制钢铁产量增长。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