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涨价考验钢铁股
从静态角度来看,业内人士的担心并非全无道理,因为据中钢协统计,2007年我国全年进口铁矿石38309.33万吨,比上年增加5679万吨,增长17.4%。去年12月份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最高超过190美元/吨,综合平均到岸价125.28美元/吨,创历史最高价位。也就是说,如果铁矿石涨价即便没有达到65%的令人恐怖的高度,即便50%,也就意味着2008年的铁矿石平均到岸价超过180美元/吨,意味着境内钢企将多支付60美元/吨的铁矿石成本。如果2008年进口量仍然以2007年38309.33万吨推算,则意味着钢企将多支付229.86亿元的成本。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刚在钢协2008年(扩大)会议上透露,在2007年,钢铁全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预计实现利润1900亿元,如此的数据不难看出,就单铁矿石涨价将吞食2007年钢铁企业净利润的10%强。如果再考虑到从紧货币政策等因素,所以,这的确考验着钢铁股在2008年的业绩增长。
钢铁股或将化险为夷
不过,行业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显示,固然要重视铁矿石上涨对境内钢铁企业盈利能力的考验,但也不能盲目悲观。一是因为铁矿石在近年来一直处于快速上涨的趋势中,钢铁股通过产品价格的上涨等因素已初步转嫁了成本的压力,在2007年下半年的钢材价格上涨趋势中就显示出这一点,因此,从动态角度来看,相信钢铁股在2008年也能够通过产品价格上涨的方式部分化解铁矿石上涨的成本压力。毕竟在近年来调控政策中,未有新钢铁企业进入,钢铁产能扩张速度趋缓,由此使得行业的产品定价能力较强。而且国际上钢铁价格也在近期持续走高,为境内钢铁企业的提价营造了极佳的氛围。
二是因为不少钢铁企业与境外铁矿石生产企业签署了长单,通过长单可以部分化解了铁矿石快速上涨的压力。与此同时,境内钢铁巨头也在积极进行境外的合作开矿,加大对铁矿石合同定价的话语权影响力,也有望部分化解铁矿石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压力。故目前谈判的铁矿石价格可能会对中小型钢铁企业产生较为沉重的打击,毕竟他们拿到长单的能力有限。据资料显示,在2007年,使用自产铁矿石占比50%以上,或进口矿执行长期贸易合同、长期海运合同的企业,炼钢生铁制造成本同比上升12%左右;30%左右使用自产铁矿石,或进口矿执行长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