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如今再次面临尴尬情境:一方面宝钢、武钢和鞍钢等钢企7月产品价格纷纷大幅下调;另一方面三大矿山巨头三季度协议定价再度大幅提升,并已与现货价形成“倒挂”。有消息称,几乎被逼至盈亏线上的中国钢企大多数仍未与三大矿商签署按季度调整价格的供应协议,并且正在集体观望等待铁矿石价格降价。
与此同时,鉴于铁矿石季度价已与现货价倒挂,若现货价仍继续下行,一些钢企将难以抵御从现货市场上购入部分矿石的冲动。
继日本钢厂之后,中国钢厂也接到了澳大利亚矿商力拓的通知,要求三季度的协议矿价定为离岸价147美元/吨,相较力拓二季度的结算价格上涨19.5%。这一结果对于中国钢厂来说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另据报道,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必和必拓公司计划从下个月开始要求购买方用现金购买铁矿石,取代季度合约。
矿石涨价钢企观望
三大矿山巨头的季度定价依然在上涨。
近日,力拓将三季度的协议矿价定为离岸价147美元/吨,较力拓二季度的结算价格(123美元)上涨 19.5%,如果粗算加上目前西澳-北仑航线约13美元左右的海运费,三季度的到岸矿价将达到160美元/吨。相关人士表示,虽然中国一些钢铁企业已经与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集团签署了当月有效的短期供应协议,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意味着中国钢铁企业接受了三巨头的涨价要求。中国钢铁企业仍在观望等待,因为欧洲债务危机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全球钢铁行业对铁矿石的需求可能不如当初预想的那样强劲。
目前,在铁矿石协议价格日益高涨的同时,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却在持续减少。海关6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5190万吨,环比减少343万吨,降幅为6.1%。目前,进口量已是连续两月下滑。同比环比均出现下滑,这是今年来首次出现的现象。
而在铁矿石进口量一再减少的情况下,我国钢铁产量也出现减少。目前钢厂已通过采取减产的策略来渡过难关。与铁矿石进口量、钢铁产量一同减少的是利润。据报道,1至4月我国钢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只有3.6%,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目光转向现货市场
日前,海外媒体援引武钢和江苏沙钢消息人士的话称,目前除季度报价外,铁矿石供应商还开始提供“月度报价”。 6月10日,一位大型钢企高层对媒体表示,“月度定价”的说法并不准确。 “这是指钢厂在现货市场上的采购,至于价格,不要说按月调整,一天一变也有可能。 ”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