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钨工业迎来了百年华诞,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但受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钨品进出口贸易量和钨行业总体经济效益均出现回落。全行业销售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14.46%,国内钨精矿全年平均销售价格9.89万元/吨,同比下降8.67%,钨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价格保持平稳运行,是钨市场价格从低迷、跌宕,进入平稳运行的第二个年头。
2007年钨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生产能力继续扩大,增幅有所减缓
2007年新建、扩建的钨矿开采和选矿陆续投产和达产,钨冶炼加工生产能力也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据统计,51家钨冶炼企业的APT生产能力比上年增长9.89 %,增幅减缓了1.94个百分点;69户钨粉生产企业的钨粉生产能力比上年增长5.49%;198户硬质合金生产企业的硬质合金生产能力 比上年增长10.42 %;33户钨丝生产企业的钨丝生产能力与2006年基本持平;7户钨铁生产企业的钨铁生产能力比上年增长10.71%。
扩建、改建的钨矿选厂相继投产,增加矿石处理量6350吨/日,折合年矿石处理量达170万吨以上。综合回收低品位钨尾矿能力增加2万吨/日,达到3.5万吨/日,年产钨精矿能力超过0.6万吨。
近几年钨市场价格的稳步上升,促进了废钨的利用,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废钨处理能力已超过2万吨。
钨精矿产量保持平稳,钨冶炼加工产品产量普遍增长
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全国钨精矿产量达80438吨,同比增长0.72%,增幅减缓了8.08个百分点,总体趋于平稳。
2007年全国主要钨品产量普遍增长。仲钨酸铵、氧化钨、钨粉、钨铁、钨条杆、硬质合金产量分别5.49、4.62、2.19、1.2、0.33和1.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0.39%、15.79%、8.42%、4.35%、6.45%和6.9%;细钨丝产量212亿米,同比增长11.58%。
销售收入,经济效益有所回落
2007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继续拉动了钨的需求,也带动了钨产业投资的继续升温和产能的继续扩张;钨市场价格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但全行业销售收入,经济效益有所回落。
全行业销售收入356亿元,比2006年的311亿元增长14.46%,增幅减缓了0.7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67.35亿元,比2006年的63.80亿元增长5.56%,增幅回落了1.44个百分点。
钨产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有所提高
中国钨工业正在着力改变依靠资源优势,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努力实现钨工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2007年,钨产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钨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有所提高。在推进节能减排,钨资源二次利用和低品位钨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级政府,钨企业愈来愈认识到钨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继续加大钨行业管理和治理整顿的力度,打击乱采滥挖行为,规范矿业秩序、减少资源浪费、控制环境污染;国家继续实行钨开采总量控制,加大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继续实行钨品出口配额控制,逐年减少配额指标,并利用关税政策调控钨品出口量。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