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宝钢集团日前宣布与巴西淡水河谷签署2008财年国际铁矿石价格,业内人士认为,成本因素不会成为钢铁行业盈利增长的绊脚石,预计2008年仍将实现20%左右的增长率。对于国内钢企而言,提高产品价格、转嫁成本将成其应对铁矿石涨价的主要措施。
尘埃终于落定。日前,宝钢集团宣布接受巴西淡水河谷2008财年铁矿石报价,与日韩企业一样,卡粉上涨71%,南部粉上涨65%。行业分析师均认为,对钢铁行业来说,这反而有点“利空出尽”的味道。此外,铁矿石价格也不会持续高位运行。
国泰君安钢铁行业分析师崔婧怡表示,此次谈判结果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虽然超出之前国内30%-50%的预期涨幅,但仍在最高预期70%之内。应该说,前期市场对“2008年铁矿石进口价格将大涨”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谈判结果出来后市场反应并不是很大。
平安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聂秀欣则称,国内钢企的实际用矿成本并非难以接受。假设2008年海运费价格不变,人民币兑澳元和雷亚尔汇率升值3%,考虑本次铁矿石上涨的因素,进口协议矿价将上涨28.5美元,相当于每吨钢材价格需上涨328元才能将铁矿石成本的上涨转嫁出去——这一涨幅相当于2007年热轧板价格的7.6%,螺纹钢价格的8.8%。预计2008年钢材价格平均涨幅将在10%左右,因此,即使谈判价格涨幅如此之大,实际成本也可以接受。
聂秀欣进一步表示,铁矿石价格仍将高位运行一段时间,但预计未来2年左右时间内将达到顶峰,并于2009-2010年左右开始下滑。主要原因有三方面:2005年开始,我国铁矿石产量增速已经超过生铁产量增速,在2-3年的开采周期之后,铁矿石供应弹性将逐渐显现;在2002、2003年大扩张后,我国钢铁业投资增速已经回落到合理水平,铁矿石需求增速将放缓;钢铁业的并购重组、通过参控股方式稳定铁矿石成本,将逐步瓦解矿石寡头,卖方市场垄断即将被打破。
如何化解铁矿石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业内人士称,提高产品价格、转嫁成本将是国内钢企的主要应对措施。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