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建设十三个煤炭基地的总体规划,山西省出台了《关于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企业重组、股份制改造和托管工作,整体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的实施意见》等“关小建大资源整合”的产业政策,鼓励煤炭企业关小建大,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产量集中,提高回采率,减少资源浪费,确保安全生产,维护地方利益。
围绕这一政策,山西省近几年来,对地方小煤矿加大了整合力度,但在整合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显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投入多、费用高,使这一利国利民的政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难度。例如: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从2003年开始在全系统11个地市以独资和联营合作的股份制形式对地方小煤窑实施资源整合,积极构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后续发展货源基地。2004年率先与河曲县政府签署了对河曲沙坪井田火山、南正沟等9座矿井的扩能改造合同,并引进神华集团合资成立了山西省晋神能源有限公司对上述9个小煤窑进行关小建大。经过三年多的整合,年产240万吨的沙坪煤矿和年入洗规模为500万吨的配套洗煤厂于2007年10月进入联合试运转。根据晋神公司2007年12月底统计,上述9个小煤窑的整合已累计投入11.73亿元,吨煤投资488.75元。此外,在整个矿井改造中除与河曲县政府签订合同外,为了有效解决整合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先后与乡(镇)、村以及所涉及单位等又签订合同外合同和协议24份,累计新增各种费用937.7万元/年,大大增加了关小建大的成本。按照目前煤炭生产企业的计费标准,沙坪煤矿的直接生产和非生产成本共有23项,吨煤生产完全成本高达338.7元。高额的成本使晋神公司无法与新建矿井和未整合的矿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实行低成本扩张,提高国有经济对煤炭生产的集中度和控制力,是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为了有效推动我省的煤炭资源整合,我们呼吁有关部门从以下六个方面建立和完善扶持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整合中小煤矿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1、构建以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整合机制。所谓政府推动就是对于地方小煤窑的整合由政府实施统一规划,并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处理本地区小煤窑整合中县、乡、村以及原小煤窑承包人的产权纠葛,给参与关小建大的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整合环境。所谓政策支持就是各个行政管理部门要结合小煤窑整合中存在的实际,从手续审批到矿井建设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以此调动投资整合者的积极性。所谓市场化运作就是对于资源整合的准入条件等,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招标的形式进行市场化运作。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