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要“去库存”,另一方面要应对矿石价格过高的局面,减产成了钢厂的避风港。从权威人士处获悉,目前钢铁行业的减产已经开始了,7月前20天里40%的钢协会员都在做减产、检修设备。
在距离年初召开的“中钢协2010理事扩大会议”近半年之后,7月29日上午,北京国谊宾馆的迎宾楼门口再次悬挂起了“欢迎钢铁战线的朋友们”这一醒目的横幅。在被称做“三届八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钢铁大佬再度云集于此“减产不是靠谁的命令,而是因为矿石价格太高,钢材价格已经在钢厂的成本线之下了。”上述人士说。他表示,7月16日长材价格与去年同比仅增长1.53%,板材价格同比仅增长6.78%,但上半年全国进口铁 矿 石 到 岸 价 格 同 比 却 上 涨 了46.94%,迫于接近亏损和销售不畅,部分企业6月份以来已经开始减产。
同时摆在钢厂大佬们面前的,还有钢铁行业步入了第二次“去库存化”的阶段。记者从会议中获悉,今年4月中旬,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展开,再加上国家对“两高一资”行业产品出口进行整顿后,新开工项目投资增幅明显回落和钢材出口情况变化,严重影响了钢铁需求。在钢铁产能不断释放的情况下,库存量不断上升。钢协会员部分企业厂内库存由年初的728.73万吨,逐月上升到了5月 末 的1 0 4 5 .2 6万 吨 , 增 加 了316 .53万吨,库存增高43 .4%。“腹背受敌”是对参会的钢铁大佬们境况的最好诠释,因为在季度和混合定价取代长协谈判后,三大矿山依旧用垄断制约着钢厂。
“铁矿石季度价格还是没有谈下来,关键我们说了不算。”武钢董事长邓崎琳在会议间隙说的第一句话。“钢厂需要‘吃饭’,不吃饭就要饿死了。人家正掐着我们脖子呢。”尽管并没有透露目前僵持的原因细节,但邓崎琳还是说出了目前钢厂面临的尴尬状况。
实际上,包括宝钢、武钢、鞍钢在内的老总都在会议间隙向记者证实,目前三季度价格还在谈。“现在钢铁不好做,都要亏,矿石如果还不降,我们只能减产、停产了。”沙钢董事长沈文荣无奈地说。
让这些钢铁大佬们最为恼火的是,“市场明明已经放出低迷的鲜明信号,为什么矿价还是谈不拢,降不了?”从会议上获悉,今年4月中下旬钢材市场价格达到今年以来最高价位后,国内钢材综 合 指 数 已 经 连 续 三 个 月 下 跌12 .2%,已经有大量钢铁企业开始出现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的情况,另一方面,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过去3个月里出现持续性下挫,这跟必和必拓、力拓与新日铁达成的三季度147美元/吨的价格形成倒挂。但是即使是这样,三大矿山仍旧没有松口,为了减少钢厂违约风险,必和必拓还曾要求钢厂要以“现金”结算。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