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淡水河谷(Vale)、力拓(Rio Tinto)、必和必拓(BHP)单方面推行铁矿石指数定价的行动并不顺利。在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举行的2010年第三次信息发布会上,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透露,6月份,三大矿山其中的一家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明显下降”,引发了该公司的高度重视。
据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这家公司是淡水河谷。
由于指数定价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力拓、必和必拓渐渐选择更灵活的定价方式,以维持中国市场对其业绩的贡献;淡水河谷则由于运距远、定价方式单一等因素,自6月份开始,在华销售量遭遇重挫。
与此同时,国际矿商们正在为中国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做准备。
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表示,钢厂的经营形势依然严峻,随着供求关系变化,铁矿石价格将继续下跌。
销售份额骤降
在2010年铁矿石谈判中,三大矿山中提价幅度最大的淡水河谷,现在的日子却是相对最难过的。
受澳大利亚矿商扩产冲击,今年以来,巴西淡水河谷在华市场的销售份额骤降。
海关数据显示,2009年,巴西矿(注:淡水河谷占巴西矿90%以上份额)占我国进口铁矿石总量的28%,进口量为1.42亿吨;而今年1-5月份,我国进口巴西矿的份额减少至23%,下降比例为5%,进口量为5122万吨。
进入6、7月份,巴西矿进口量降幅更加明显。一位央企矿产资源贸易部门的副总透露,受澳矿积压,淡水河谷6、7月份在华销售量明显减少,“大概少了10%至20%”。
与其竞争对手力拓、必和必拓不断扩产相比,淡水河谷铁矿石产量不升反降。去年,力拓增产1.5亿吨,而淡水河谷却由年产3.8亿吨下降到2亿多吨。
上述副总表示,铁矿石销售环节直接影响生产环节,如果销售量减少,矿山扩产计划将受阻。
澳大利亚矿商近期还不断传来扩产消息。8月4日,力拓方面表示,将进一步投资7.9亿美元用于其西澳皮尔巴拉地区铁矿石产能扩建项目。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