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委员驻地,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孟宪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应尽快建立能源资源的调查评价队伍。与能源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的现实不相适应的是,国家层面上还没有一支专门从事油气等能源资源调查评价的公益性队伍。
“我国油气资源探明储量增长速度赶不上消耗速度,后备开发基地严重不足。石油储采比只有14∶1,与世界平均水平40∶1相比差距很大。”针对我国油气资源找与用之间的巨大反差,孟宪来介绍说,有关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国家层面上专门从事油气等能源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公益性队伍。
他说,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我国油气等能源矿产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未来15~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能源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凸显期。但让我们欣慰的是,我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潜力较大:我国煤炭已发现的资源量仅占资源蕴藏量的13%,可采储量占已发现资源量的40%;石油资源探明程度为33%,开始进入勘探中期,仍有较大潜力;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为14%,处于勘探早期,资源前景广阔;油页岩等非常规能源资源尚处于开发利用初期,开发潜力较大。
“如果我们进一步加强地质工作,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资源的勘查放在突出位置,重点开展海域主要盆地和陆地油气新区及新能源和非传统能源资源的调查评价,就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的勘查水平,把这些潜力挖掘出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内能源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孟宪来说:“在能源矿产资源十分紧缺的形势下,整合分散的专业技术力量,尽快组建一支精干的能源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队伍,承担国家任务,满足国家需求,已势在必行。”
基于此,他为本次政协会议带来了这一建议,即尽快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建设一支中央公益性能源资源调查评价队伍,加强能源资源勘查的基础工作,促进实施立足国内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国土资源报)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