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报》引述息指出,在英市俄罗斯矿企Petropavlovsk PLC,将会分拆旗铁矿石 近期,国际上澳大利亚、印度、巴西、俄罗斯等资源国家均出现了对矿产资源增税的声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出现下调矿产税建议,以图增加国内矿石话语权。
在这轮增税潮中,澳大利亚洲政府希望通过征收矿产税,增加政府税收。此举导致了矿业集团的强烈抗议,甚至“牺牲”掉了总理,但政府最终推出了征收30%的矿产资源租赁税。7月14日,澳大利亚政府预计,开征矿业税收后,2012~2014年政府将增加105亿澳元税收收入。
澳大利亚等国政府想通过提高矿产税,达到福利国民的目的。目前,各大矿业公司都实现了高度的国际化运作,成为了国际公司,这样,铁矿石等资源涨价的利好被输送到了国外市场。
以力拓为例,它的主要资产是位于西澳皮尔巴拉地区的5座矿山,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力拓的股东大部分在澳洲之外。
力拓矿业集团的总部在英国,公司股权明明白白地写着,力拓集团最重要的发行市场在伦敦,同时,力拓集团也在泛欧和美国交易所上市。而在澳大利亚上市的是力拓股份公司,同时也在新西兰、伦敦证券交易所交易。力拓股份公司中,汇丰、JP摩根合计持股24.7%,仅两大投行股权就占到了1/4。
这样,铁矿石的利润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国外。有数据显示,过去10年,澳大利亚矿业利润飙涨了800亿澳元,但同期政府矿业税收仅增加90亿澳元。
本国资源开采,得利却被输出到国外,本国政府难以接受这个局面,留给政府的牌不多,而提高对矿业的税收将是最直接的方法,效果立竿见影。而且环境保护、矿山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托词,政府可以随手拈来,增税合情合理,矿山公司难以从正面直接反击,除了动用自身的潜在力量影响政府决策,剩下的只有服从。当然,矿山的力量足以强大到影响政府,6月末,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宣布辞职,成为澳大利亚40年来任期最短的总理。
在澳大利亚、印度等铁矿石生产国加征矿产税同时,国内出现降低矿产税的呼声。中国矿山行业提出,降低矿山税,减轻铁矿石开采成本,增强国内矿石供给,达到增强我国铁矿石话语权的目的,但这是缘木求鱼,得不偿失。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