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纲要》)3月26日公布。《纲要》称,以优化结构和节能减排为主线,今后我省在能源保障方面要更加积极,来源更加多元化;到2020年,万元GDP能耗降低到0.74吨标准煤,基本建立起安全、稳定、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新体系。
煤炭:建立省外资源储备生产基地
根据《纲要》,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省内煤炭生产能力分别稳定在1.55亿吨、1.53亿吨和1.51亿吨,总体控制在1.5亿吨左右。
煤炭自产量相对稳定的同时,面临着煤炭需求和消费量日趋增长的矛盾。统计显示,2007年我省煤炭消费总量2.4亿吨,其中我省核定煤炭产能不足1.5亿吨,缺口近1亿吨。省发改委测算,“十一五”后三年,煤炭需求量年均增长9%左右,即到2010年,全省共需煤炭3.112亿吨,大大高于自产量。
面对煤炭缺口,我省煤炭工业采取开发与保护、生产与调入相结合,大做“加法”:一是加快开发巨野矿区,确保“十一五”末形成生产能力;二是对兖州、济宁、枣庄、新汶矿区内现有生产矿井挖潜改造,实行装备更新和压煤村庄搬迁,保证现有矿井按核定能力组织生产,稳定煤炭产量;三是促进省内企业“走出去”,重点支持省属煤炭企业到山西、陕西、宁夏、贵州、内蒙古、新疆等地区寻找开发机遇、合作勘探建矿、储备接续资源,建立省外资源储备生产基地;四是重组、建设大型现代煤炭集团,更新设备和技术改造,完善煤炭综合加工体系,提高利用率。
与此同时,积极做好“减法”:淘汰落后技术、落后产能、落后效率,关停浪费严重和污染环境的小煤矿……“加”“减”并举,《纲要》提出到2020年,煤炭资源平均回采率将达到85%以上,矿井水和煤矸石利用率实现100%。
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到75%
经济发展对原油的依赖日趋严重,据预计,到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全省石油消费量分别为1900万吨、2500万吨和3200万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到75%。
天然气方面,“十一五”末到“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我省自产能力维持在10亿—12亿立方米之间,但消费量则会由50亿立方米增加到100亿立方米和150亿立方米,大量缺口需要西气东输和国外进口弥补。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