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不仅是一种燃料,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原料。
未跻身2007年原煤产量前10强的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却挺立在年度煤企利润排行榜第4与第6位。这吻合了“原料煤炭”的新价值论。
与2007年煤炭市场景气行情相符,永煤、神火两大集团在煤炭营收上获得了大跨步的发展,而他们利润跃升前位则源于他们在多元化经营上初显的“战果”。
2007年,永煤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51.2亿元、利润33.02亿元,非煤产业强势崛起:有色金属、化工、轴承等非煤产业比重近69%。神火集团实现利税22亿元,旗下两家电解铝厂贡献了6.64亿元的净利润。
成本不断上升是主因
在刚刚结束的一年,煤炭市场需求不断升温,煤炭价格稳中趋升,但由于各种增支因素,企业盈利能力难以提高。各大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中,毛利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也再次证实这点。
占有煤炭资源量的多少与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煤炭企业的寿命长短。如今各大煤炭企业都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布局新的资源点。
近几年快速崛起的永煤集团,先后在贵州、新疆、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盘下大量优质煤炭资源,目前掌控煤炭资源已超过150亿吨。
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及山东等省的老国有煤炭企业,由于煤炭开发较早,资源已经或接近枯竭,需要后续资源的接续,目前他们也纷纷进入山西、新疆、宁夏等省抢夺资源。
另外,神华集团、中煤能源(爱股,行情,资讯)集团公司这些具有央企背景的煤炭大鳄也将上述地区视为后备区,各大企业在煤炭资源的竞争上非常激烈。
除了对于后备生命线的资源争夺之外,先前“资源低价”的现实情况正在逐渐改变。随着国家对矿业权制度的改革,矿产资源无偿划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矿权拍卖价格、产品出产成本随着资源的稀缺日益高涨,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将进一步的提升。
对于这一点华泰证券分析师王广举证实道,煤炭行业继续景气上升,但是来源于政策层面的成本将进一步上升,内在资源成本的上升以及外部成本的内化,使得整个行业发展的毛利率面对考验。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