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战果辉煌,也曾黯然神伤,一路走来,中国石油天然气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中国油气行业并没有停止海外并购的步伐。在当前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之下,中国油气企业海外并购究竟会走向何方?对此,渣打银行高管看法乐观。渣打银行全球油气业务副主席马丁·拉古路夫日前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2007年中国油气企业上游公司海外并购额较上一年出现了大幅下降,但是,观察油气企业的海外扩张之路需要从长计议,不能仅仅看一年,而是要看十年、二十年的收购数量,“我们有信心,中国油气企业在今后并购之路上会做得很好。”
高油价时代需谨慎
从2007年初58.32美元/桶到当前的约100美元/桶,国际油价近一年来的走势可谓疯狂。“如果按照经济学家的理论,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现货市场的油价不应当上升得这么快;此外,如果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话,国际油价也应该是下行。”马丁·拉古路夫对记者表示,当前显现出国际油价的一个矛盾现象:油价应当走低但没有走低。这其中的部分原因在于,一段时间以来石油价格的变化,不单纯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还受到美元贬值的影响,以及投机力量的冲击。
关于油价未来走势,各家投资银行的预测数据各不相同,但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2008年国际油价将仍在高位运行,高盛的研究报告甚至认为,今年的石油价格会高达175美元/桶。“对于石油行业并购来说,2008年将是具有挑战性的一年。”马丁·拉古路夫说,在油价高企的情况下,收购案中的买方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因为它们很有可能购买到的资产价格偏高。马丁·拉古路夫认为,随着国际油气产业的不断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海外收购机会,因此,现在中国油气企业不必非常着急“走出去”。一旦石油价格下跌,在利润和成本的挤压之下,一些企业将不得不出让股权,而这将是中国油气企业很好的并购机会。
关注三大风险
马丁·拉古路夫认为,中国油气企业如果想在海外并购方面取得成功的话,需要制定长远的策略,所采取的方式既可以是直接收购公司,也可以是成立合资公司,还可以通过购买上市公司的方式。此外,中国油气企业在海外并购时,应当注意以下三大风险。
首先是技术层面的风险,包括意图收购公司所处的地点,打算采用的收购方式,以及意图收购的目标公司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中国企业在陆上石油和海上石油的收购可能经验较多。”马丁·拉古路夫说,但现在国际上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就是深海石油收购。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匮乏。因此,中国油气企业需要加强在这方面的人才和技术储备。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