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通过正常渠道出口海外的稀土是5万吨,通过走私出口的稀土超过2万吨,走私的比例达到了正常出口比例的40%左右,相比于2008年走私出去的稀土量整整增长了10%。”近日,一稀土行业内的人士介绍说。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作为稀土大国,中国政府对稀土出台的每项政策都备受海内外关注,为进一步加强国际稀土话语权,整合国内稀土资源,2006年以来,商务部加大了稀土出口的管控,调低了稀土的出口配额。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条条鲜为人知的“捷径”正在稀土业内形成,这些“捷径”可以绕道稀土出口管制。据了解,通过这些“捷径”流失海外的稀土正在日益剧增。
走私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40%
“对于稀土走私我们已经十分重视了,这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近日,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安四虎说道。
据了解,2006年我国开始严格控制稀土资源出口,这使得出口配额急剧减少,但被称为“工业味精”的稀土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在高精尖工业领域的应用,所以稀土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
一方是稀土出口管制,一方又是强劲的市场需求,正是在这两方面作用下,稀土走私开始变得越来越猖獗。
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我国在稀土配额方面呈逐年递减状态。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以来,商务部已下达的稀土产品出口配额为30258吨,这比去年同期下降39.52%。
据记者了解,以包头地区为例,稀土矿石的大量偷盗开始于2006年,“白云鄂博铁矿周围的小选矿厂仿佛在一夜之间冒出,稀土价格的回升让很多人开始涉足稀土。”包钢稀土相关人士说。
据上述包钢稀土相关人士介绍,在2009年,通过非正常途径流出国门的稀土资源有了急剧的上升。
对于上述包钢稀土相关人士的说法,一位稀土行业资深人士深表同意,他表示,2009年中国正常出口5万吨稀土,此外通过走私流出国门的超过两万吨,走私的比例达到了正常出口比例的40%左右,比2008年多出了10%。”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