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寻煤之路开始呈现加速之势。但是有业内人士担忧,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其中,但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而且风险也在加大。
脚步加快
近日,中煤集团所属的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取得商务部颁发的“澳大利亚中煤资源有限公司”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这意味着中煤集团“走出去”战略打响,而澳大利亚成为其进军海外市场的首战之地。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指出,目前中煤集团在进入海外煤炭市场方面非常积极。
事实上,积极的并非只有中煤集团。在此之前,有不少企业已经迈开“走出去”的步伐,并在今年以来呈现加速迹象。
1月初,兖州煤业出资32亿美元一口吃进澳大利亚Felix公司100%的股权,既拉开2010年中国企业海外寻煤的序幕,同时也完成了中企在澳大利亚目前最大一宗收购案。
紧接着的1月12日,中冶科工以2亿美元直接入股澳大利亚China FirstPtyLtd的母公司Resources HouseLtd,同时获得ChinaFirst煤矿项目的EPC总承包管理。
2月6日,澳大利亚第五大富商克莱夫-帕尔默控股的矿业公司R ESourcehouse曾宣布,已经与中国电力签订了一笔总额为600亿美元的煤炭交易合同。澳方称,这是该国“历史上最大的出口合同”。
国内另一家煤炭大鳄中国神华近期也透露,目前,神华已在澳大利亚获得了一个大型煤矿的勘探权,计划2015年之前建成一座1000万吨级的大型煤矿并投产。同时,在印尼还有一个煤电一体化工程,共有2台发电机组,正处于建设中期。神华海外并购的步伐在明显加快。
风险加大
“海外并购是国内大型煤企外延式扩张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外延扩张包括在国内行业整合中寻找机会,另一方面也需要审慎地进行海外战略性资产收购。”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员李朝林表示,国内大型煤企加速海外并购将是一种趋势。
然而,面对正在掀起的寻煤热潮,有业内人士指出,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当前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正在加大。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