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从时间上看4月份仍然处于煤炭消费和供求的“淡季”时期,但是沿海地区的煤炭供求却从当月下旬开始再度趋于活跃,重点集散地区秦皇岛的市场动力煤价格也随之出现上涨。
沿海地区的煤炭供求趋于活跃的另一个特征,是海上煤炭运力从4月中旬开始再度趋于紧张,运价也出现明显回升,仅两周左右的时间,各主要航线的海上煤炭运价就普遍比4月中旬水平上涨了10-15元/吨。
沿海地区动力煤市场快速走出低谷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原煤产量增加不足的倾向正在得到延续。2007年煤炭供求活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当年原煤产量的增加量不足,今年一季度,这一倾向得到延续。也就是说,从总量上看,今年1-3月份全国原煤产量的累计增加量尚不能满足电煤消费的增长,更不用说冶金、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煤炭消费的增长了。原煤产量增量不足,必然对煤炭供求关系造成冲击,促使市场煤炭价格上扬。分析认为,原煤产量增加不足的问题有可能成为左右2008年全年煤炭供求关系和煤炭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第二,前期“淡季情节”对煤炭供求的干扰。2月下旬以后,由于电煤抢运工作成效显著,加之煤炭消费淡季的到来,全国范围内的电煤供应偏紧状况迅速得到改善,国内市场动力煤的供求关系也从极度紧张快速走向缓和,市场动力煤的交易价格也出现了回调,煤炭市场随之出现了较为浓厚的“淡季情节”。在这一预期的影响下,面对市场动力煤价和海上煤炭运价的双双回落,多数消费企业降低了煤炭库存和采购水平。
然而,今年沿海市场动力煤市场的运行轨迹出现了新的特点,在市场煤炭资源特别是优质动力煤资源整体偏紧的触动下,市场煤的交易价格在经过了短时间、小幅度的回调之后迅速而坚定地开始走稳,使煤炭供求的“淡季”心理受到动摇和打击,煤炭供求的信心也逐渐增强,煤炭供求逐渐活跃。
第三,煤矿安全生产治理工作对煤炭供求的影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普遍刚刚完成了换届工作,新一届政府工作伊始,必然会对社会较为敏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不断发生的煤炭生产领域高度重视,不仅会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生产制度,还采取更加严格、严厉的整顿和治理措施。事实上,上述工作在今年春节之后就已经在山西省等重点煤炭生产地区逐渐展开,其对原煤生产及煤炭供求关系的影响也开始逐渐得到体现。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