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17时,四川省威远县人民医院4楼,第一名获救的矿工刘明全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床头摆放着一束美丽的鲜花。
虽然距离获救已经过去了整整5个小时,但在井下被困24小时45分钟最终获救的经历,仍然让他感叹不已:“我始终相信会有人来救我们的!”
11月21日11时40分许,四川内江市威远县小河镇八田煤矿发生透水事故,29名人员被困井下。
11月22日13时20分,29名被困人员全部安全升井,救援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灾难无常,救援有备。这是各方力量配合有序的成功救援。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专家认为,此次救援,是煤矿透水事故救援工作的成功范例。
应急机制——
汇聚八方救援力量,形成拯救生命的支撑体系
11月21日11点半,威远县小河镇八田煤矿矿工孙科军和工友们一起吃了个早午饭,就下到了矿井。
仅仅过了10分钟,矿上预警监测系统就开始发出警报。老矿工黄润清开始向井下喊话:邻近的老煤窑向八田煤矿渗水啦!“不到3分钟,水就齐腰深了。”孙科军说。
水位上升的速度非常快。据测算,八田煤矿到最后已形成最深处7米、约5000立方米左右的水体。孙科军和他的12名同伴幸运地在第一时间升井,剩下的22名工友及前去营救的7名队员却被困在了井下。
“那一刻,真的是与世隔绝了。”被困的刘明全心有余悸。
灾难,发生在一瞬间;救援机制的启动、救援力量的汇聚,也发生在第一时间。
第一时间,威远县启动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各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输送救援号令。
13时10分,内江市委书记唐利民从正在调研的资中县驱车紧急赶往出事现场。指挥部就设在他的车上。途中,唐利民迅速贯彻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的指示精神,争分夺秒安排部署;安排市水务局迅速组织调集大功率水泵,调度公安、武警、矿山救护队、医护人员、应急通讯车、电力车及变压器等紧急赶往现场。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