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访印,使中印两国的经贸关系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作为发展最快的两大新兴经济体,中印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发展很快,前景广阔。
具体到稀土领域,面对最近两个月来的中日稀土博弈,印度也在从中寻找自己的利益,分头与中日洽谈稀土合作的可能,尤其是技术上合作的机会,试图为本国的稀土产业发力积蓄力量。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认为,中国稀土出口减少,印度出口稀土的机会大增,能够获得更多利益。
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印度银行家表示,占世界3%的稀土储藏量,根本不足以让印度成为稀土角力中的主角。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虽然日本积极寻求其他渠道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但中国作为稀土第一大国,对日本的影响仍然是显著的,中日稀土博弈仍将继续。
中日博弈 印度欲趁势而起
中日稀土纷争还未尘埃落定。
12月15日,中国财政部表示,明年稀土金属矿的出口暂定税率为15%不变,其他未相互混合或熔合的稀土金属钕、钪及钇等出口暂定税率为25%。当天,商务部表示,明年中国出口稀土配额数量仍在商讨中。
由于料定中国稀土出口收紧政策难以逆转,12月初,日本有关官员就表示,日本将提前实施开发稀土替代材料的计划,试图从长远规划上摆脱对中国稀土供应的依赖。
中国商务部也曾表示,中方希望其他拥有稀土资源的国家积极开发利用本国的稀土资源,共同承担全球稀土供应的责任。
在中日稀土博弈中,印度趁势发展本国稀土产业,意欲分一杯羹的愿望表现强烈。据美国地质学调查机构(USGS)统计,2009年中国的稀土储量占全球36%,产量达120000公吨,占全球产量的97%,而印度的储量占全球3%,产量2700公吨,占全球产量的2%。印度属于中国所说的“其他拥有稀土资源的国家”。
印度官方高调表明了姿态。印度总理辛格曾说,“中国减少对日稀土出口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当中国的市场趋于饱和时,印度会向日本开放市场。”
10月底,日本首相菅直人与到访的辛格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将加强稀土和核能等方面的合作。
[1] [2] [3] 下一页 |